九游网页版-球员努力备战,战斗精神感染全队
投稿/林雪松
···
提起晚清政府,大家往往想到的形容词就是“腐败无能”、“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等等。可是你知道晚清政府曾经用如此霸气强硬的方式保护华侨吗?
近代以后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趋紧密,此时世界列强正忙于开发殖民地,由于世界性废奴运动,列强急需找到新的廉价劳动力,因此吃苦耐劳又性情温顺的华人进入了列强的视野。1840年前后,西方列强开始纷纷招徕华工去南洋及美洲的殖民地充当劳工,但由于中国人安土重迁不愿远走异国他乡,列强只好采取诱骗甚至绑架的方式掠夺华工,由于洋人蔑称中国人脑后的辫子为“猪尾巴”,因此将拐骗、绑架、贩运华工的生意成为“贩猪仔”。墨西哥最早的华人群体就是这样形成的,被贩卖到美洲的华人受尽了非人的待遇,主要在矿山、铁路工地、种植园从事重体力劳动。由于华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很多华侨转而从事洗衣行、商铺、餐馆等行业并逐渐富裕起来,这招致了当地人的仇视,认为这些黄皮肤的异教徒抢走了工作,而且还在自己的土地上发了財。
1911年5月15日,大洋彼岸的墨西哥北部城市托雷翁城刚刚结束了一场政府军与叛军的战斗,处于无政府状态,一伙儿暴民冲上街头大肆洗劫中国商户并屠杀华人,当天有300多名华人被当街屠杀,酿成了震惊世界的排华惨案。消息传回国内,如何应对这一事件成为了清政府一个棘手的问题。
自古以来,中国政府都是禁止私自出国的,私自出国是死罪更不可能指望政府会保护华侨了。清王朝前期的华侨政策是从明清时期一直延续下来的,认为迁往“化外之邦”的臣民皆是“自弃王化”,因此采取漠视的态度。1740年发生了“红溪惨案”,荷兰殖民者在荷属印度尼西亚屠杀16000多名华侨。后来乾隆皇帝接见荷兰使臣时,荷兰使臣主动向乾隆皇帝解释此事,而乾隆的态度却是这些华侨“自弃王化……概不过问”。
鸦片战争后,大清的国门被打开,被迫逐渐卷入世界市场。随着近代化程度的加深,清政府 对待华侨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1860年的《天津条约》中规定准许华工出国,清政府被迫承认了华工出国的合法性。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以及开放程度的加深,清政府对近代外交的认识愈加成熟,开始意识到侨务问题的重要性,开始积极地看待华侨。1872年秘鲁换约事件,李鸿章与秘鲁使臣强硬交涉秘鲁拐卖虐待华工一事,迫使秘鲁签订保护华侨利益的条款,标志着清王朝开始主动地保护华侨的利益。1876年以后,大清开始在世界各地设立使领馆,切实地做出了保护华侨利益的努力。此后更是逐渐意识到华侨的价值和意义,开始兴办华侨教育团结华侨,吸引侨资。1909年,颁布《大清国籍条例》,从法律上解决了华侨国籍不清的问题。由于中国不断向近代化转变,此时的清政府对待华侨问题早已改变了旧有的认识。
1911年的排华暴乱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针对华人的屠杀了,事件发生后墨西哥政府拒不理睬中国使馆惩治凶手赔偿损失的交涉要求,清政府驻墨西哥使馆代办沈艾孙急电国内要求政府出面保护华侨。大清自开始在海外设领护侨后,虽积极与各国交涉保护华侨权益,但由于“弱国无外交”清政府面对英美列强的交涉努力往往以失败告终,这一次连墨西哥也欺负到头上了,在多方权衡后当时主政朝廷的溥仪的生父摄政王载沣决定以强硬的态度交涉此事。此时大清海军“海圻号”军舰正受邀在英国参加英王乔治五世的加冕庆典,清政府随即电令“海圻号”军舰在完成赴美访问活动后开赴古巴、墨西哥等国予以威慑,告慰侨胞。
“海圻号”军舰是大清从英国订购的海天级穹甲巡洋舰。中日甲午战后,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京津海防空虚,清政府开始了艰难而缓慢的重建海军之路。清政府首先在英国阿姆斯特朗造船厂订购了两艘穹甲巡洋舰命名为“海天号”和“海圻号”。“海圻号”1896年在英国动工建造,舰长129.2米,宽14.2米,吃水6.1米,排水量4300吨,1700马力,航速24节。装备230毫米口径主炮两门,其它火炮32门,鱼雷发射管5具。
乔治五世加冕庆典活动结束后“海圻号”前往母厂阿姆斯特朗船厂检修,在接到护侨任务后,“海圻号”在管带程璧光带领下横渡大西洋前往美国,于8月10日左右抵达纽约。在结束了对美国的友好访问后“海圻号”起航前往古巴,8月中旬抵达古巴首都哈瓦那。
“海圻号”驶抵哈瓦那在当地华人中引起了轰动,大量华侨前往迎接、劳军,华人商铺为此修业3天。官兵们得到了当地华侨的热情款待,同时也邀请了华侨登舰参观。到达哈瓦那后第三天,古巴总统接见了程壁光,在谈及华侨问题时古巴总统表示:“古巴绝对不会歧视华人”。按照原计划,结束古巴的行程后,“海圻号”将开赴墨西哥武装护侨,为清政府驻墨西哥使馆交涉此次排华暴乱助威。得知大清炮舰正直奔墨西哥而来,墨西哥政府惊恐万分。当时墨西哥海军最强大的军舰不过是一搜排水量1200吨的巡洋舰,根本不是“海圻号”的对手,得知“海圻号”已经到达古巴,墨西哥政府立即就排华暴乱向清政府赔礼道歉,表示愿意接受清政府提出的惩治凶手,赔偿华侨损失等要求,并请求清政府不要再派军舰前来墨西哥。由于目的已经达成,清政府遂电令“海圻号”不必再前往墨西哥,返回英国与新订购的两艘军舰“肇和”和“应瑞”汇合,一道回国。
“海圻号”赴古巴、墨西哥武装护侨的行动振奋了海外华侨,也为清政府找回了一点尊严,是晚清政府护侨努力中最光辉的一笔,同时也是最后一笔。历史没有再留给步履蹒跚的大清王朝更多的时间和机会,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911年11月3日,“海圻号”停靠英国巴罗港,得到了国内爆发革命的消息,船上官兵强烈要求回国参加革命。看清大势后,“海圻号”管带程璧光带领全舰官兵剪辫易帜,宣布回国参加革命。遗憾的是由于清政府已经不复存在,之前墨西哥政府答应的惩治凶手、赔偿损失、保护华侨等一系列条件全部不了了之,“海圻号”此次武装护侨行动所取得的成果全部付之东流。
想投稿吗?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评论留言
暂时没有留言!